這是我第一次踏足饒河街夜市,一直耳聞其名但今天才來造訪,整個鄉下俗的感覺,幸好認識了玲妹,在她的帶領之下我們才可以在台灣各處去製造回憶,不然單靠我自己是很難跨過濁水溪以北的。然後這夜市不管平常日或假日,人潮只有滿和非常滿兩種情形,不會有門可羅雀的狀況發生,所以該排隊的還是要乖乖排隊。
第一站先來夜市街口旁的陳董藥燉排骨踩點,喝個排骨湯潤潤喉開開胃,且這間生意很好,需要排隊等候安排位置。
然後這間陳董藥燉排骨分別有店面和夜市攤位兩處,且兩邊的價格有些許落差,但店面好處是有冷氣可以吹,而攤位只能揮汗如雨去喝熱湯了。
店內一角有餐具醬料區可以自取,其醬料提供的則是豆瓣鹹醬。
魯肉飯,乍看之下很像瓜仔肉飯,因為上面有少許的脆瓜,然後吃起來是濕潤口感,調味鹹甜相襯,很普通。
藥燉排骨,湯頭中藥香氣濃郁,喝起來頗為甘甜。而排骨肉質偏柴,骨頭又多,不怎麼喜歡,這讓我想念起高雄光華夜市的宗記藥燉排骨,那才是一絕。
吃完藥燉排骨後就往夜市裡面走去,然後直接遇到第二間的排隊名店,也是廣為人知的福州世祖胡椒餅,這間跟羅東夜市的阿灶伯羊肉一樣,已經變成該夜市的觀光客指標店家,排隊人潮連綿不絕,幸虧店家一次出爐好幾十個,不然等到旭日初升了也很難吃到。
胡椒餅,一個50元,這價格在觀光夜市裡還算合理,然後外皮非常酥脆,厚薄度很均勻。而內餡味道甜鹹鮮都包含在內,還帶點胡椒辣勁,且放了不少青蔥在裡頭。另外讓我訝異的是這肉餡口感竟然如此軟嫩實在,很合我胃口。
走著走著又遇到一間賣芋頭酥的店家,這間老芋仔芋頭酥就是專賣芋頭酥而已,口味有4種可以選擇,誰叫我們是芋頭控,當然不能錯過嚐鮮的機會。
蛋黃肉鬆芋頭酥,外皮些微酥脆,內餡則有鹹蛋黃、肉鬆和芋泥塊,整個味道鹹甜交錯,可惜有點顯乾,吃完口很渴。
起司芋頭酥,外皮口感雷同就不多提了,內餡只有芋泥塊和起司,但咬起來會有牽絲狀態產生,帶點微弱的鹹度,比起蛋黃肉鬆口味,這個較讓我喜歡。
走到底轉個彎繼續前行,這途中有去吃個東發號,但店家屹立不搖接近一世紀,所以尊重一下我另外為它寫一篇。後來看到這間加賀魷魚大王又讓我們停下腳步,然後店家僅賣加料的燙魷魚,且店家內用座位在2樓,但我們懶得上去就外帶了,還好有提供了紙碗方便食用。
燙魷魚,沙茶和蒜頭的味道很重,整個味道撲鼻而來,且鹹度勻稱,九層塔的提味效果仍在,吃久了也不膩口。而魷魚口感些微軟脆,但咬勁薄弱,讓我覺得這魷魚咬起來很怪奇,有別於在市場上吃到的口感。
最後又走回到饒河街口附近看到這間大阪燒店家,也是我們今天吃的最後一間店,等不到5分鐘就有位置可以坐,店家翻桌率還蠻快的。
大阪燒,首先哇沙米可以要求店家另外加在旁邊,然後這大阪燒上頭撒了不少柴魚鬆和海苔粉,還能吃到玉米和罐頭鮪魚肉,用料挺不錯。且底層大阪燒本體口感很軟實,加了不少高麗菜和胡蘿蔔絲,所以多了點脆度,又加上玉米的香甜味,讓整體味道的層次豐富了不少。
這次來到了饒河街夜市只吃了一些店家,還有不少店等待我們去做嚐試,且一條路來回走就可以逛完整個夜市實在非常方便,期待下次的造訪囉。
用餐時間:2018/08
地址: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與八德路四段交叉口到饒河街和塔悠路交叉口
營業時間:16:00~24:00